開辟全新研究方向:首次發現糖也可以與RNA分子結合
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被稱為聚糖的復合糖可能可以與某些RNA分子結合。這一發現可能會大大改變目前對RNA功能的看法,也將改變生物化學研究的軌跡。 BioRxiv開辟全新研究方向:首次發現糖也可以與RNA分子結合
大腦真的可以返老返童?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僵硬度的增加會導致腦干細胞功能障礙。但劍橋大學發現,通過控制表面蛋白,老化的腦干細胞可逆轉回年輕狀態。 衰老可以逆轉?Nature最新發現逆轉腦干細胞的衰老過程!
新型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Prime Editing帶來無可匹敵的精確性
David R. Liu帶來的這項全新精準基因編輯工具令人驚嘆,我們還沒有發現別的基因編輯技術能在哺乳動物細胞中提供這樣高水平的多功能性和精確度,而副產物又如此之少。 Prime editing!新型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在人類細胞中精確性多能性無可匹敵! prime editing:為CRISPR編輯增添精確性和靈活性
歷史上首位HIV為陽性的活體腎捐贈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今年3月完成了HIV感染者到HIV感染者的活體腎移植手術。這是全球第一個允許HIV感染者捐贈腎臟的案例,意義重大。 歷史上首位HIV為陽性的活體腎捐贈者
第一個能產生葉綠素,但不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這種奇特的生物被稱為“corallicolid”,存在于全世界70%的珊瑚中,這將為保護珊瑚礁提供新的幫助。 Nature發現第一個能產生葉綠素,但不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死亡數小時后,科學家讓死亡豬腦恢復某些功能
耶魯大學科學家在豬死亡4小時后,恢復了其大腦中循環系統和細胞活性,之前長期以來科學家都認為死亡后某些腦功能會停止作用,而且這是不可逆轉的,這項新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Nature挑戰長期觀點:死去了還可以恢復大腦功能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GV-791引發爭議
今年11月,國產阿爾茨海默病原創新藥:甘露特鈉膠囊(GV-971)獲批上市,商品名為“九期一”。但隨機引發了一些科學家的質疑,其中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該藥物的基礎論文,指出“這篇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 多位科學家對中國獲批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提出質疑 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人學術論文造假
以色列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自然界里不存在的大腸桿菌,讓它們學會了“吃”二氧化碳。這首次改變了一種細菌的生長模式,讓我們腸道里的細菌學會了植物才有的技能。
多項研究證實染色體外DNA(EcDNA)對癌癥的影響
人類癌細胞的這種獨特形狀與正常的人類DNA非常不同。它確實為扭曲的癌癥基因組和表觀基因組的三維組織帶來了新的曙光。 Nature發現癌細胞惡化全新機制:一類“甜甜圈”DNA Cell,Nature兩篇新論文發現染色體外DNA在癌細胞中的關鍵作用
合成生物學壯舉:讓DNA堿基從4個變成8個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使用的是基于四個核苷酸的遺傳密碼。現在,科學家創造了八個。這一擴增的遺傳密碼系統可能為支持生命的更大、更復雜的分子結構提供新的線索。
往屆生命科學十大新聞:
設計制作:生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