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8歲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過去二十年學術生涯中輾轉去過了5個國家九所不同的研究院,“我總是不得不從零開始,親自構建新的實驗室,”她說。45歲之前Charpentier還無法雇用她自己的技術員,一般獲得的也都是短期資助。然而在2012年這一切開始變得不同了,一種被稱為CRISPR(規律成簇的間隔短回文重復)的基因編輯技術引發了熱潮,Charpentier也成為了這種革新整個生物醫學界技術的關鍵發明者。
這一年,Charpentier贏得了十個著名的科學獎項,并且正式接手德國柏林馬普研究院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所長一職,同時她與其他學者共同創辦的基因治療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 也成為了世界上融資最多的臨床生物技術公司之一。去年9月,Charpentier的電話一直響個沒完,世界各地的記者都希望能聯系上她,因為不少人認為她也許能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獎。
對于Charpentier來說,學術風頭并不是她想要的,“法國哲學家Jean-Paul Sartre曾說過,‘得獎會讓你禁錮在一個小圈子里’,我希望我能保持工作的狀態,讓自己的腳踏實的踩在地上,”她說。為此Charpentier一直在努力, 4月26她的研究組還在Nature雜志上發表文章,提出了一種更簡單更有效的CRISPR系統:CRISPR-Cpf1。 |
|
一位多年來埋頭于實驗室枯燥生活的微生物學家,
突然有一天由于基因編輯技術站在了聚光燈下 |
|